區塊鏈周刊8月5日消息,Celo 长期以来被称为「移动优先的区块链」,致力于让加密支付像发短信一样简单。2025 年,该项目朝着「让每个人、在任何地方都能使用加密货币」的使命迈出了重要一步,它从原有的 Layer1 网络迁移到了
以太坊 Layer2。Binance News 采访了 Celo 团队,探讨了这次迁移对用户意味着什么、CELO 代币的角色将如何演变,以及像稳定币支付 gas 费用、手机号钱包这类功能,为什么有可能改变数百万用户与 Web3 的互动方式。对于第一次了解 Celo 的用户而言,它与其他区块链有何不同?Celo 是一条经过 5 年实战考验的区块链,如今已成为以太坊 Layer 2,采用前沿技术,专注于为全球市场扩展现实世界的解决方案和金融工具。自上线以来,Celo 生态系统已发展出超过 1,000 个应用,覆盖 150 多个国家,涵盖各种用例,始终致力于为用户带来易用的加密解决方案。Celo 网络的累计交易量已超过 7.5 亿笔,每日活跃用户超 5.4 亿,依靠其快速、低成本的交易体验。此外,Celo 还支持 25 种以上原生稳定币,包括 USDT、USDC,以及 Mento 推出的 15 种以上本地数字货币。用户可以通过多种友好型应用实现点对点支付、跨境汇款、DeFi 协议以及隐私保护的去中心化身份解决方案。Celo的稳定币生态极具广度,在 Mento 的链上外汇基础设施和 Opera 的去托管稳定币钱包 MiniPay 的支持下,推动了强劲的使用增长,目前每月稳定币交易量超过 17 亿美元,覆盖超 98.8 万独立用户。Celo 最初是一个独立 Layer1 区块链,但在今年早些时候转变为以太坊的 Layer2。为什么要做出这样的改变?用户是否可以期待更快、更便宜或更安全的交易?大概什么时候能实现?自上线以来,Celo 社区始终将自己视为更广泛以太坊生态系统的一部分。Celo 是 G
eth 的分叉版本,同时也是首个碳负(carbon-negative)、采用权益证明机制、兼容 EVM 的 Layer 1 区块链。多年来,Celo 甚至率先实现了一些 ETH2 后期阶段的重要技术,如轻客户端、单插槽终结性(single-slot finality)和易用性优化。随着技术堆栈的不断演进以及 EigenLayer 的 EigenDA 的推出,最终使得回归以太坊成为可能,cLabs 于 2023 年 7 月提出了迁移提案。从 Layer1 到以太坊 Layer2 的迁移已于 2025 年 3 月 26 日成功完成。此次升级将区块时间从 5 秒缩短至 1 秒,同时保留了 Celo 原有的优势,如低于 1 美分的交易费用、费用抽象(fee abstraction)、Ultragreen Money 等关键特性。用户在获得更快交易速度的同时,也继续享有低成本和高可用性体验。你们称 Celo 为「移动优先区块链。这意味着什么?如果我想通过手机转账或使用 dApp,真的有那么简单吗?全球超过 75% 的人口拥有手机,而能使用桌面电脑的人却少得多。因此,围绕移动端设计交易流程是满足用户实际需求的关键。Celo 的移动端优化设计中包含了 SocialConnect —— 一个以隐私为先的命名服务协议,可将钱包地址与手机号关联,从而使用户可以直接向对方手机号发送 Celo 原生资产。自项目启动以来,移动优先架构就是 Celo 区块链的核心支柱之一,也吸引了许多专注于移动端 dApp 开发的建设者加入其生态。Celo 允许用户用 cUSD 或 cEUR 等稳定币支付 gas 费。这为什么很重要?背后的机制是怎样的?Celo 的费用抽象(Fee Abstraction)机制提升了用户体验,允许用户使用 ERC20 代币(包括 cUSD、USDT、USDC)支付 gas 费,无需额外持有 CELO 代币余额,对加密新手尤其友好。这一机制在保持交易成本低廉的同时,赋予用户更多支付选择的灵活性。该系统由社区治理机制决定,支持通过提案批准任何 ERC20 代币作为 gas 费用支付手段。对开发者来说,这也意味着可以构建更加直观易用的 dApp,从而推动整个 Celo 生态的应用增长与技术创新。我们经常听到「再生金融(ReFi)」和「碳负区块链」的说法。对于普通用户来说,这意味着什么?为什么我们在加密行业中应该关心可持续性?再生金融(ReFi)通过数字货币重新构想传统金融,致力于解决全球系统性问题,并重建社区与自然资源。许多项目正在推动具有现实世界影响的建设,比如将土地、碳抵消等现实资产代币化上链;实施无条件基本收入(UBI)等扶贫机制;以及围绕生物多样性数据的记录与追踪建立链上经济体系。加密货币和 Web3 是全球协作的工具,让来自世界各地的人们能够围绕更加可持续与公平的环境进行共同努力。目前在 Celo 上能实际做些什么?支付、NFT、DeFi?能举几个用户真正会用到的应用吗?Celo 生态的开发者正在构建各种实用型应用,让加密技术真正融入日常生活。几个代表性的例子包括:Mento:支持 1:1 稳定币兑换,让外汇交易在链上实现,全天候、低成本、快速完成;Pretium:允许用户用稳定币进行商户支付和账单结算;Bando:支持将稳定币直接“下链”用于主流零售商的消费。此外,Celo 还有一个活跃的 DeFi 生态,集成了 Aave、Curve、Uniswap、Velodrome 和 Bancor 等主流协议。同时,还有一批新兴的 Mini 应用正在发展中,包括 12 个 Farcaster 应用和 17 个 MiniPay 应用,其中 MiniPay 生态的每周曝光量已超过 1500 万次。CELO 代币除了交易之外,还承担哪些作用?在 Celo 成为以太坊 Layer2 之后,这些作用会发生变化吗?CELO 作为 Celo 区块链的原生治理代币,其角色并未改变。持有者可以参与社区投票,例如升级智能合约、引入新稳定币、调整储备资产配置等。一个典型案例就是此次 Celo 迁移到以太坊 Layer 2 的过程,社区成员就此进行了投票,包括对 cLabs 提出的「社区兴趣预评估」进行表决,以及后续的架构决策,例如基于 Optimism 的 OP Stack 构建。有社区成员担心,迁移到以太坊 Layer2 后,CELO 的重要性可能会降低。你们如何回应这种担忧?Celo 成功迁移至以太坊 Layer 2,可谓回归以太坊大家庭,为社区带来了新的活力。融入更广泛的以太坊生态,有助于扩大 Celo 建设者的愿景,并吸引了像 Aave、Velodrome、Eco 等行业领先项目加入。网络活动持续加速,月度稳定币交易量已突破 17 亿美元,月度交易笔数超过 1 亿次,在截至 7 月 29 日的一周内,CELO 网络上的代币转账总量也达到了 644 万笔。加密行业充满了炒作。Celo 遇到过的最大挑战是什么?你们从中学到了什么?作为一条已经运行 5 年、经历过实战考验的链,Celo 社区的优势在于其始终坚持让加密技术更易于普及、服务全球的初心。在这个趋势快速更迭的行业中,团队必须始终专注于核心使命,同时也要勇于拥抱新兴的前沿技术,以推动整体目标的实现。Celo 认为 2025 年用户增长最大的方向在哪里?是 DeFi、现实世界资产、AI 应用,还是其他领域?像 Opera 的 MiniPay 稳定币钱包这样的易用型稳定币解决方案,仍在持续每天为加密世界带来新用户,尤其是为 Celo 引流。MiniPay 最近宣布其激活钱包数量已突破 800 万,而这只是开始。该应用作为独立 App 最近上线,已在 50 多个国家提供服务。我们还观察到 Celo 上的 DeFi 活动显著增长,用户在 Velodrome 和 Aave 上进行交易和质押,同时也包括 Ichi、Oku 和自动做市策略工具 Steer 和 Ichi 推动的链上外汇交易。自从 Aave 和 Velodrome 分别在 Celo L2 迁移前后上线后,Celo 的 DeFi 生态也在不断扩展。整个飞轮效应正在形成,随着越来越多的蓝筹 DeFi 协议加入,加上用户活跃度大幅提升,生态发展加速。此外,Celo 推出的隐私优先身份解决方案 Self 也在助力用户增长。该产品利用零知识证明(ZK)来验证人类身份及其关键特征,如年龄和所在国家,但不会泄露敏感信息。这类安全验证工具对于将真实、可信的人群引入 Web3 世界至关重要。用户接下来可以期待哪些进展?今年还有哪些重要的路线图节点或新功能?在 7 月初的 Isthmus 硬分叉完成后,Celo 与以太坊最新基础设施保持一致,提升了可扩展性、简化了提款流程,并增强了 gas 处理能力。不久之后,Celo 核心开发方 cLabs 推出了 Eclair 测试网。Celo Eclair 高效、安全、模块化,是首个将 OP Succinct Lite 与 EigenDA v2 相结合,并集成零知识(ZK)故障证明与低成本、高吞吐量数据可用性的公共网络。此外,cLabs 也正在积极探索与 Espresso 的集成,以实现几乎即时的区块确认,从而显著提升 L2 与 L2 之间的交互体验流畅度。如果要用一句话概括 Celo 的使命,那会是什么?Celo 的使命是:为所有人创造繁荣的条件。免责声明本文包括第三方观点,并不构成财务建议。内容不代表币安的立场。本文章经过编译,若有任何差异,请参照原版以获取最准确的信息。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