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密貨幣領域的“中心化”與“去中心化”爭論自區塊鏈誕生以來便貫穿始終。去中心化是中本聰在《比特幣白皮書》中提出的烏托邦願景,旨在通過分布式賬本技術賦予個體主權,擺脫傳統金融的集中控制。然而,實踐中的去中心化往往面臨效率低下和協調困難的挑戰。比特幣作爲去中心化的標杆,其創始人中本聰在2009年發布創世區塊後便隱匿,留下壹個去中心化的生態。根據Bitcoin Treasuries數據,截至2025年7月,BTC的最大持有方爲iSharesBitcoin Trust(IBIT,696,874 BTC)、Binance(606,080 BTC)和Strategy(597,325 BTC),分別占總供應量的3.3%、2.9%和2.8%。盡管BTC市值占加密貨幣總市值的54%,但單壹持有者未超過3.5%,顯示其高度分散的特性。
然而,Strategy創始人Michael Saylor的角色讓人引發思考。他通過公開演講和媒體采訪不斷強化BTC的去中心化共識,部分人將其視爲BTC的“非官方代言人”。近年來,Strategy多次通過發行零利息可轉債券購買BTC,未來成爲BTC生態的“准中心”。
相較于BTC的去中心化,多數公鏈呈現“單中心”或“多中心”特征。
以太坊(ETH)是多中心化的典型案例。以太坊基金會,以Vitalik爲代表,推動技術升級(如2022年的合並);而Lido Finance(由Lomashuk領導)則通過質押平台控制約32%的ETH質押量。兩者在推動生態發展時利益趨同,但在如EIP-4844等提案上也存在分歧。上市公司若通過囤幣進入以太坊生態,ETH持有量壹旦超3%,則可能成爲“第三極”,平衡基金會與質押平台的博弈。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奧斯特羅姆在《公共事務的治理之道》(1990)中提出,分散化的治理結構通過多方制衡可提升系統韌性,上市公司的加入或將驗證這壹理論,爲以太坊帶來新的穩定性。
相比以太坊,以Solana爲代表的部分公鏈更傾向于“單中心化”。Solana Labs和基金會主導生態發展,扶持DeFi、GameFi和Meme項目,對于單中心化的項目,上市公司寄希望于通過囤幣的方式,在生態中扮演更大的角色會更有難度。雙方的戰略合作將建立在彼此的需求之上。交易量與活躍賬戶持續下滑的單中心化公鏈,更需要上市公司作爲戰略夥伴,通過資金與開發者賦能,激活公鏈的熱度。中心化公鏈呼應了霍布斯在《利維坦》中主張的強有力中央權威:壹個有影響力的實體可能在無序中帶來穩定性,但也可能削弱去中心化的初衷。
縱觀古今,“單中心化”、“多中心化”、“去中心化”都有其代表著作與鮮明的支持論據。霍布斯的著作《利維坦》是單中心化的支持者,主張壹個強有力的中央政府以維持社會秩序。奧斯特羅姆發表的《政治理論和公共政策》則強調通過分權制衡防止權力壟斷。戴維森的《主權個人》壹書預言數字技術將不斷進步,個體通過加密網絡獲得主權。未來的區塊鏈世界,三種路線仍將並行。項目的治理架構是不斷流動的,單中心的項目可能逐漸走向多中心,多中心的項目也可能走向去中心化。上市公司和項目方需要明確彼此在生態中扮演的角色,做好預期管理,才會建立起長久的合作共贏機制。
参考资料
1. Yahoo, https://finance.yahoo.com/quote/CYFRF/
2. Staking Reward,https://www.stakingrewards.com/
3. Coinmarketcap, https://coinmarketcap.com/
4. Coinmarketcap, https://coinmarketcap.com/currencies/celestia/
5. Artemis, https://app.artemisanalytics.com/home
6. Jito, https://www.jito.network/staking/
7. Helius, https://www.helius.dev/validator
8. Tokeninsight, https://tokeninsight.com/en/cryptocurrencies
9. StakedHype, https://www.stakedhype.fi/stake
10. Coingecko, https://www.coingecko.com/en/chains
11. Caldera, https://caldera.xyz/rollups
12. Blockworks, https://blockworks.co/news/non-crypto-native-companies-ethereum
13. Tokeninsight, https://tokeninsight.com/en/cryptocurrencies
14. Bitcoin Treasuries, https://bitbo.io/treasuries/microstrategy/
15. Binance, https://www.binance.com/zh-CN/proof-of-reserves
如果從項目方的角度去看上市公司持幣,會在經濟系統與戰略合作等方面做更多的考量。
毫無疑問,上市公司選擇融資購買加密貨幣的首要訴求在于市值管理。根據Coingecko數據統計,目前持有BTC的上市公司已達到34家。同時,有多家公司管理層在2025年主動將公司轉型爲ETH、SOL、HYPE等加密貨幣的囤幣商,以模仿Strategy的成功路徑。事實上,這一策略也的確爲上市公司股價帶來了顯著增长。